返回

红星仓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章 大蕃来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月五日。

    自轰开雁门关,已经过去了二十天。

    北部八州已经尽皆收复。

    此时,萧云与镇国公并肩站立在虎北口要塞城墙上。

    要塞外广袤的草原上,十几辆马车渐行渐远,其后跟随着几千瘸腿拄杖的蕃国士兵。

    镇国公揪着胡须说道“萧家小子,你就是心善。这些人,留下来,开个荒都好使。”

    萧云笑了笑,说道“这么久的养伤照顾,都没有让他们决定留下来,那他们自有不得不回去的理由。”

    “我红星军不做强人所难之事。且让他们去吧。”

    镇国公沉吟不语。

    其实他观察了萧云和这个红星军很久了,都没看透它的路数。

    如今,在那一百五十个人的带领下,自己二十万的兵士最会唱的歌已经不是家乡的民谣,而是义勇军进行曲。

    他们训练起来已经不是十八般武艺各练各的。

    而是排起了方队,喊起了号子,跑完步,集体打拳,打完拳又去摸爬滚打。

    没有单独空闲的时候。

    不管做啥,都是一队队、一组组,随时唱着他们所谓的红歌。

    不过真好听,他都会唱了。

    他们到底从哪儿来的呢?

    就是很遗憾,他的兵与将,还没有机会摸到红星军的火枪。

    红星军的覆盖范围之下,以刘家村为中心,包括刚收复的十六州,全部开始翻地,准备秋播。

    滔滔的沧河水奔涌在水渠里,给村民们灌溉土地带来了便捷。

    刘家村外,星际移民帐篷里,各个村的里正在开会。

    会议内容也简单,就是关于秋播。

    先前已经按照人均两亩地分好了田地,多出来的田亩暂时作为公田,也由里正带人翻过了,红星军出工钱。

    萧海将每个里正带来的田土样本放到一边的柜子里,实际上进了红星仓库。

    过一会儿就给相应的里正一张凭证。

    全都检测完,他们就可以回去,将凭证放进他们村建的良种仓库和肥土仓库。

    过三天,就会有冬小麦种子与浓缩肥放进去。

    到时候他们就可以统一播种。

    再以后,这种子他们就可以自己留,不麻烦红星军了。

    十六州的各州府,有农田的同样也在进行同样的准备。

    大蕃国不种地,所以十六州有很多农田被改成了牧场。

    有牧民看见农民准备秋播,也期期艾艾得到官府询问,可否垦荒种田。

    那自然是同意的。

    萧振洲飘忽来去,将十六州的土地情况摸了一遍,找出不适合种庄稼,但是水草丰茂的地方,建成牧场。

    让牧民将马匹上交,给予银两补偿。

    马匹移到新的牧场,原来的牧草地就可以深翻耕耘,变成农田。

    而那些留在州府的大蕃兵士,则被安排到牧场养马,帮他们安家落户,成为新的族群——蕃族。

    如今红星仓库已经储存两百多亿功德点,并且还在日夜星星点点增加。

    这都是来自受益百姓的祈祷与祝福。

    萧振洲日夜打造的各类农具都被以极低廉的价格分发给百姓。

    冬小麦种下。

    翻地收集出来的所有草根枝叶等等,都被按照最科学的沤肥方法密封在田间地头。

    经过漫长的发酵,将会在明年的春播时段提供肥力。

    石家疃。

    这个萧振洲的分身全天无休的劳作,已经把小铁矿开采完了。

    他把矿坑回填之后,又找到一个铁矿山,然后想办法把新铁矿山的矿盖挪到第一个矿坑上,又在上面覆上了一层三尺厚的土,有了几百亩地。

    萧云去大店草市、小店草市、东西坊市,总共买了三百个十七八岁的劳力,有一半是有家口的。

    总计有七八百人,全部投到了矿场,那个几百亩地就让这些人耕种。

    又买了十个年龄在十一二岁到十五六岁的婢女。

    这些婢女是萧瑾要的,人也是她自己选的。

    一个个都是绝对聪明。

    萧瑾要集中传授给她们基本妇科医术。

    萧林一直在忙碌,他豪情壮志的喊“我要研究出最适合咱们的组织体系!又红又专又强大!”

    萧云尽着他折腾。

    萧云还在备考秋闱。

    今年腊月有恩科,也就是说,他参加完一次秋闱,取得举人功名后,还可以接着参加一次进士考。

    九月二十一,霜降。

    九月二十三,庄头去看过红薯秧子,发现已经有了大范围枯萎、发黄。

    庄头急忙组织了佃仆采挖红薯。

    这可是稀罕物儿,全石家疃的村民都来观看。

    庄头严格按照采收说明,指挥着几个青壮试探着下锹。

    随着越来越熟练,

第53章 大蕃来袭(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